合理的確定鍛造溫度范圍?
我們是大型的鍛造廠家,鍛造的溫度合理的控制是鍛造產業的產品品質的核心,鍛造溫度范圍是指合理的始鍛溫度與合理的終鍛溫度之間的一段溫度區間.確定鋼的鍛造溫度范圍是常規熱鍛工藝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如何合理的確定鍛造溫度范圍?我們公司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做了詳細的概論。
合理確定鍛造溫度范圍就是針對具體鍛件,結合生產工藝選定始、終鍛溫度.其意義在于:1)保證鍛件獲得良好的內部組織和機械性能,也就是使鋼在變形時具有良好的塑性,不產生加工硬化及殘余應力;鍛后獲得細小、均勻的晶粒組織.2)減小變形力,減輕設備及模具受 力.3)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4)節省能源,降低勞動強度.對于新研制的鋼,手段齊備的研究機構確定鋼的鍛造溫度范圍的基本方法是,以狀態圖為基礎,從鋼的塑性、鍛后質量、變形抗力3方面分別進行熱模擬試驗(如熱扭轉試驗、自由鐓粗 試驗、沖擊試驗等)和動、靜態再結晶研究(如加工再結晶立體圖試驗、加熱對鋼晶粒影響試驗 等),得出對應的溫度塑性圖、再結晶立體圖和抗力圖等,然后綜合地加以分析確定.一般還應 通過實踐應用來驗證、修訂.因為一般合金結構鋼和合金工具鋼中合金元素含量較少,且分別固熔于鐵素體、奧氏體或 滲碳體中,所以合金元素僅對鐵碳狀態圖的相變點和相變線的位置有影響,狀態圖形式并無明 顯的改變.因此,鐵碳狀態圖可作為確定這些鋼的鍛造溫度范圍的基礎依據.高度合金化和冷卻時無相變的合金僅靠狀態圖是不夠的,還必須系統地作出塑性圖、再結晶圖和變形抗力圖,才能確定鍛造溫度范圍。
始鍛溫度是指允許的最高加熱溫度,由于坯料出爐到開始鍛造過程中有熱量 損失,真正開始鍛造的溫度稍低些.相反,由于加熱必須依靠溫度頭,因此爐溫比允許的加熱 溫度高(一般結構鋼高50?100 'C).加熱溫度過高可能進入過熱溫度區,特別是多數含鎳、鉻的鋼容易出現熱處理無法改正的 穩定過熱,需要大的變形量才能消除其影響,這在多數情況下難以做到.為了避免過熱,鋼的 最高加熱溫度必須低于過熱溫度(比過燒溫度低得更多)
鋼的終鍛溫度狹義上指常規的大變形熱 鍛時應停止鍛打的溫度.根據停鍛后對鋼的 組織影響不同,本人認為可以分為兩類:A類 指停鍛的最低溫度,應用時允許少量上偏差,否則,鋼的變形抗力增大,塑性變差,易出現 裂紋;B類指隨著溫降,變形必須持續到的溫度,主要用于冷卻不相變的鋼,應用時只允許少量 下偏差,否則,將得到較粗大的晶粒組織,降低鍛件性能.文獻所列的就是狹義終鍛溫度,但未 特別分類(B類有時標“ <”符號),應用時應注意.廣義上的終鍛溫度除了狹義含義之外,還包 括自由鍛件精整、模鍛件熱切邊、熱校正時允許的最低溫度等,后者較前者低50?80 C.對于相變鋼及部分不相變的鋼(如奧氏體鋼),終鍛溫度過低,不僅可能造成變形力劇增, 設備負荷加大,模具受力惡化,還可能使鍛件局部處于臨界變形狀態,造成鍛后晶粒粗大,或由 于加工硬化引起殘余應力,誘發裂紋.所以,為保證鍛件內部再結晶,鋼的終鍛溫度要稍高于再結晶溫度。